大家好,我是你的中医朋友何主任,从事肺病专业已经四十多年~
俗话说“晚立秋热死牛”,现在虽然已经立秋了,
但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高温,民间把立秋后回热天气叫做“秋老虎”。
秋老虎有两大危害:
一是对秋收作物有影响,比如水稻、棉花等作物可能会因为持续高温减产。
二是对身体有危害,夏季暑湿还没退去,秋季的燥邪已经来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脾胃和肺都容易受损。
一旦体质弱,得病后的症状也会很明显,嘴巴干没胃口,嗓子干痒、胸口闷、咳嗽咳痰的次数可能会逐渐变多。
肺结节在中医属于"肺积""痰核"范畴,多因痰湿瘀血凝聚而成。
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粉尘,肺为娇脏,最易被尘霾所伤,导致肺气失宣、痰浊内生。若痰湿久郁化热,与气血胶结,便会形成结节。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
组方:陈皮、茯苓、浙贝母(三味煮水,每日1剂,代茶饮)
1.陈皮(出自《本草纲目》)
辛温理气,燥湿化痰,为"治痰先治气"之要药。
古籍记载:"陈皮,理气之总司,顺气之要药",能破肺中陈年老痰。
2.茯苓(出自《伤寒论》)
甘淡健脾,渗湿利水,杜生痰之源。
张仲景治痰饮必用茯苓,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意。
3.浙贝母(出自《本草正》)
苦寒清热,化痰散结,专攻痰热凝聚之结节。"大治肺痈肺萎,最降痰气",与陈皮相伍,散结而不伤正。
立秋后燥气渐盛,而肺喜润恶燥。
此方以陈皮温化寒痰,茯苓健脾渗湿,浙贝母清解热痰,三药合用,既顺应秋令养肺之需,又针对煤矿工人尘肺痰瘀的特点,堪称"立秋化痰第一汤"。
门诊上的王师傅,今年58岁是一个煤矿工人,咳嗽痰多10余年,2024年体检发现左肺0.8cm结节,伴胸闷气短。
看诊之后我发现他这个属于痰瘀互结,肺脾气虚引起的结节。
开方:二陈汤合消瘰丸加减 陈皮、茯苓、浙贝母、生牡蛎、夏枯草、丹参等......
坚持调理一段时间后王师傅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继续调整方子,患者去检查发现结节缩小至0.3cm;
继续巩固之后结节基本没有了,胸闷症状缓解。
我发现:"煤矿工人肺结节多因寒痰瘀血互结,若仅用寒凉药散结,反伤脾胃;
若单纯温化,又恐助热。"
这个方子以"温而不燥、化而不伤"为特点,还专门叮嘱他平时可以用陈皮、茯苓煮水日常饮用,预防结节生成。
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