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星标
肠癌有多可怕?
2022 年,我国营销策划专家叶茂中先生因肠癌离世,享年 54 岁,"地球人都知道、洗洗更健康"等广告语都出自他之手。
2017 年,央视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因患直肠癌去世,年仅 55 岁,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档央视节目。
2009 年,表演艺术家李丁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去世,在《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都有生动的表演。
我们总能时不时听到名人艺人因肠癌去世的新闻,令人唏嘘。而因肠癌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更是比比皆是。今天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威胁全民健康的祸首。
中国为什么那么多肠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 年中国癌症报告》,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
更可怕的是,我国肠癌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56.9%,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在查出肠癌后都活不过 5 年。
因为超过 85% 的肠癌被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肠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经常被人们误解为其他常见的消化问题,从而耽误了治疗。
但其实肠癌还是有迹可循的,主要有 4 个症状:
大便暗黑并有血
这种症状与痔疮相似,经常被患者混淆。
痔疮便血为鲜红色,且血迹与粪便不混合,多是排便后滴出。而大肠癌便血则是暗红或者柏油色的大便。
大便形状和质地变化
正常大便是长条型,类似香蕉状,一旦出现便便变形、变扁、变细、有沟槽,就要高度警惕。
排便次数出现了变化
肿瘤细胞会对肠管造成刺激,患者的排便习惯就会发生变化,例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排便感觉改变
正常情况下,排便后会感到舒畅、放松。但癌细胞会频繁刺激肛门周围的肌肉,使人总有排便欲望、反复排便、排便不畅等感觉。
为什么一人肠癌全家警惕?
一方面,肠癌是基因病,遗传性较强。常见的遗传性肠癌有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对 63 项研究共 928 万人的 Meta 分析发现,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患结直肠癌的人群,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1.76 倍。
另一方面,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情绪等有关。
多数情况下,一家人处于相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相似,肠道菌群结构也会相似。在此情况下,一同患肠癌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在生活中,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烧烤、油炸、腌制、熏制类食物以及摄入过多的红肉,高脂肪、高蛋白化的饮食更容易诱发癌变。
除此以外,烟酒、肥胖、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等可使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最佳攻克计划——肠镜保你命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癌的金标准。
因为 95% 的肠癌是从小息肉开始癌变的,所以建议年过 40 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要做一次肠镜进行筛查,这项检查真的能拯救生命。
对比过去 20 年的筛查历史发现,结肠镜检查与死亡率降低 61% 有关,换句话说 40 岁之后做一次肠镜,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保你在 5-10 年内是安全的。
除此以外,饮食、运动、情绪也是预防肠癌的关键。
其中吃的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和多样,高油高脂高盐食物少吃,多吃新鲜瓜果蔬菜,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排便,减少致癌物与肠壁的接触,从而减少发生肠癌的风险。
而益生菌能够很好地调节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抑制致病菌定植与繁殖,来阻断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起到预防肠癌的作用,有条件的朋友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文章作者:柯柯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 / 资讯 /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星星、月亮、太阳哪一个是哑巴?
(上一期答案:象皮擦(象皮差))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猜猜猜 !
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