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如果不分兵,把荆州还给东吴,集中五虎大将北伐,是否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失去了荆州,基本上就失去了胜算。从川蜀地区打到关中,五千年历史上只有韩信曾成功过一次。你可以研究一下地理环境。韩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项羽将战略重心放在江东,放弃了关中,交给了三秦地方的敌军,敌人实力薄弱,才有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传奇。历史上大多数战争格局都是从北向南或从西向东推进,这是由地理形势决定的。唯一一次由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成功是大明王朝。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部分原因是元朝统治已经被起义军严重削弱,从零散的起义军割据势力中突起,难度相对较低。
其实关羽守住荆州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在于他攻打襄樊的时候,一开始战况相当顺利,斩杀了庞德,擒获了于禁,围攻曹仁驻守的襄阳,攻破城池似乎指日可待。当时威震华夏,甚至让曹操萌生迁都的念头。形势非常有利,但正当关羽大举进攻时,后方却被东吴突然偷袭,掏空了他的老巢。因此,如果关羽选择不出击,坚守荆州是完全没问题的,问题是他为何要冒险单独进攻曹操?四战之地没有绝对胜机,该守则守。
展开剩余70%后来,刘备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后选择回成都,没有留在汉中与曹操继续对峙,导致关羽压力骤增。曹操立刻派徐晃率三万大军增援襄樊。原本襄樊已经快被攻破,如果没有援军,水淹七军,活捉于禁的胜利近在咫尺。曹仁只敢守城,不敢出战,否则必死无疑。徐晃及时赶到,带领军队与关羽激烈交战,暂时缓解了襄樊的危机。随后江陵被偷袭,失去后援,关羽成了孤军奋战。
只能说刘备撤退得太早了,应该继续在汉中坚持对峙,至少等襄樊之战有定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关羽把牵制战打得过于激烈,几乎演变成一场灭国之战,打得曹操头痛欲裂。关羽还不断联系北方造反势力,给曹操制造巨大麻烦,曹操身体也因此大病一场,但还是坚持了下来,真是天意安排。襄樊之战结束不到一个月,曹操便驾崩了。
事实上,即便荆州还给东吴,刘备一旦北伐,孙权仍然会在背后捅刀。孙权在争霸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只能紧咬刘备,不让刘备坐大,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才有安全感。否则,刘备若迅速壮大,独立抗衡曹操,击败曹操后势必剿灭孙权,实现统一。刘备实力迅速膨胀后,即使未能立刻打败曹操,孙权也会面临极大危险。三足鼎立格局将变成“两虎夹一牛”,孙权将处境艰难,难保自己安全。因此,孙权只能偷袭荆州,拖慢刘备的发展步伐,以图相对安稳。
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谁又能预料未来呢?当时荆州是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的大州。曹操刚得到荆州时,兵力超过二十万,粮草充足,足以供应十年,荆州还有精锐水军。可见刘表虽然不出众,却把荆州治理得国富民强。刘备那时人才稀缺,地盘狭小,好不容易得来这块肥肉,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荆州还是出兵中原的最佳跳板,北上可直达许昌和洛阳,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离不开荆州。只能说刘备得汉中后有些松懈,没有及时增兵荆州,导致关羽孤军深入,被东吴偷袭丢失大局。
鲁肃去世后,吴蜀之间大战不可避免。占据长江,形成两分天下的战略,原本是周瑜、吕蒙和陆逊为孙权制定的国策。面对北边强大的曹魏,孙权无力正面抗衡,只能先灭刘备。刘备把荆州交给孙权,孙权就不会灭刘备?反而刘备会更快失败。刘备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把孙权当作强敌,未能及时支援关羽。
其实这也算诸葛亮的错误,最大的失误是让关羽带着荆州的地方军队去攻打曹魏中央军,却没派援兵支援。再加上东吴偷袭,关羽孤军奋战,最终兵败被杀,失去荆州,丧失隆中对的战略基础,基本宣告了统一天下的希望破灭。随后引发一连串恶果:张飞、黄忠相继战死,夷陵大败,蜀国主力锐减,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最终预示着蜀汉的衰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