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可能会成为中国空调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但绝对不会改变现有的空调市场和品牌格局,只会倒逼一些空调行业领军企业们,加速变革和转型的步伐!从这个角度出发,小米作为一条鲶鱼对于空调产业的进化与蜕变,有价值!
杨嘉 撰写
最近,随着追觅空调的上市招商全国陆续铺开,以及专业为小米大家电代工的宁波吉德电器旗下的小吉科技,在为小米空调代工之后,也首次宣布小吉空调新品上市,开启从洗衣机、冰箱、厨电向空调的扩张。
这几年的中国空调市场上,除了风头正劲的小米,还有云米、飞利浦、追觅等新军的加入,都是看好这块蛋糕。
最近三年,中国家用空调产业出货规模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其中,2025冷年(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中国家用空调的总销量达1.96亿台,同比增长11.5%,内销市场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达到1.02亿台,同比增长8.7%。这也成为众多资本和新军纷纷进军空调市场抢蛋糕的核心原因。
不过“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家电圈看来,虽然空调行业的新军、劲旅们,不断涌现,但是整个空调产业的品牌格局和竞争格局,却是高度稳定。当然,小米们的出现,确实对于空调市场上的领军企业,有倒逼价值。
一方面,作为当前空调行业的最大变量,小米是否会改写空调产业格局,家电圈认为存疑;另一方面,当前无论是“美的、格力、海尔”的空调三巨头,还是“海信、奥克斯、TCL”的空调三剑客,应对能力和成长空间丝毫不弱。
虽然,整个空调市场聚焦一线阵营的抢夺,今年以来已经呈现“3+4”的新格局,小米成为那个最大的变量和增量。但是,无论是短期,还中长期,小米要重构“3+4”格局的概率,并不高。
其实,对于小米来说,在中国空调行业,虽然在一线市场的经营和竞争中,可以炒作“进军三强”的经营目标,吸引市场和用户的关注度,可以理解。但是,要想真正跻身空调三强,并不简单。仅靠当前的粉丝营销、全屋智家生态辐射等,是存在很多很强的规模天花板和能力短板。
当然,在一个开放的空调市场上,竞争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原因在于,分析“美的、格力、海尔和海信、奥克斯、TCL”六家企业,小米就能发现难度系数有多大了!
美的。在最近几年的空调市场上,小米显然对于美的是不敢轻易招惹,而且是尽量采取了友好相处的模式,甚至双方一开始还战略入股,推出共同合作的空调产品,甚至双方高层平时还有直接的交流与沟通等互动。
但是,在一线空调市场上,小米肯定是想抢美的的市场蛋糕。只不过,美的始终保持着对小米的战略关注和预防:在一线市场上对于小米的反制持久而且明确,那就是基于年轻品牌华凌,正面抢夺和打压。基本上,华凌是空调行业第一家完全压着小米经营出击的品牌,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美的对于小米的战术重视。
海尔。尽管,小米一直认为,在空调市场上超越海尔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更多。但是,海尔作为大家电的“全能冠军”,实力绝对不是盖的。特别是空调上,海尔的战略与战术一旦拉通,其凶猛程度丝毫不亚于美的和格力。
今年以来,小米空调在一线市场上明显感受到来自海尔空调的竞争压力,不只是力度大、势头猛,而且手段狠。更为重要的是,小米要发展大家电,未来将面临来自海尔的全面打压,这也算是一种提前在冰箱、洗衣机行业的历练。事实上,相对于空调,小米冰箱、洗衣机的市场优势并不明显,市场攻势较弱。海尔无疑是小米必须要致敬和重视的同行!
格力。目前来看,小米在一线市场营销过程中,直接对标的企业就是格力了。原因很简单,格力是空调一哥,最大最强势的业务就是空调,其它家电品类还处在发展培育阶段。所以,小米空调要抢眼球,家用空调肯定瞄准格力、家用中央空调则瞄准大金,逻辑就是“傍大牌”和“傍名牌”能迅速制造亮点吸引眼球。
这就造成一个新的商业现象,虽然小米完全与格力不在一个层面,但去年以来小米的市场营销,基本上处处都瞄准格力,针对格力,主打一个“挑战者的悲情牌”。小米的又好又便宜对标格力空调太贵了。不过,同样是家电行业的网红型企业,格力自然也不会选择静待“被蹭流量”,而是主动出击正面回应。这似乎成就了小米的热度,对于格力却也是“以正视听”避免让消费者假话听多了当真的。
海信。这几年在空调市场的走势非常平稳,市场表现也很平静,基本上聚焦新风空调的明星产品推广和引爆,不主动参与一线空调市场的正面竞争和抢夺。但是整个市场规模和占比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不过,随着美的空调曾经的负责人全面执掌海信空调,并成立了空气事业部,开启家用与商用等一体化竞争,这让小米在接下来2026冷年的市场操作,充满了新的压力。
海信空调的市场反攻能力,一方面是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双线拉通之后的规模化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提升,当然还包括家用、商用的产品市场协同。当然,这需要时间,所以真正让小米感受到来自海信压力,应该要等到2026年度的二季度。另一方面,海信空调规模做大、市场做强将是未来几年的主旋律,特别是在新领导、新思维、新打法的推动之下,会呈现一轮“厚积薄发”的效应。不过,短期内海信空调还需要时间的磨合、探索与成长。
奥克斯。很多人说,这几年小米在空调行业崛起,抢夺的就是奥克斯市场份额。这是对空调市场的不了解,也是对奥克斯实力的大大误解,奥克斯空调的市场经营效率之快、终端零售能力之强,绝对不是小米在短期内可以超越的。透过财报可以清楚看到,这几年奥克斯空调在国内和海外市场都是呈现一轮“量额双增长”,出货规模保持着稳定向上,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在规模突破。
更为重要的是,奥克斯这些年来在空调行业,早就采取的是性价比路线、大众品牌定位,而且已经完成了“压缩机+整体”的垂直一体化整体实力打造,再加上奥克斯作为民企的高效率和数字化全链路驱动,小米空调并没有在奥克斯身上抢到太多的订单。相反,奥克斯还能从小米打法上找到新的力量和思路。
TCL,这几年在国内空调市场上,规模化上量和启动要远早于小米,只是在品牌和市场营销上,弱于小米。毕竟作为一家专业制造企业,TCL空调善于产品、技术、制造,并不强于营销、炒作和包装。但是,对于空调市场的争夺来说,从来不是追求“昙花一现”,而是“持久战”走远路。所以,TCL空调并不焦虑。
这也就意味着,凭借制造、技术、产品等内在优势,TCL空调的市场营销可能还需要时间,寻找更多更好的突破口,才能实现“厚积薄发”。但是,对于小米空调来说,如果过度营销化、故事化和粉丝化,能否持久?至少与TCL空调的较量,一旦时间线拉长,优势就会变劣势,相反TCL空调则凭借集团的资源,以及自身的专业化深耕,完全正面硬刚,也不会示弱。
所以,已经开启的2026冷年,以及接下来的2027冷年,对于国内空调产业格局来说,小米会是一个变量,但很难打破原有的“一线与准一线”的头部企业阵营,将谁干掉而成就自己。相反,家电圈认为,小米空调的未来应该是活出自己的新天地,像小米电视业务一样,找到目标及圈层用户的需求,实现深耕与细拓,形成自己的口碑和地位,而不是天天喊着进军中国家电三强,天天想着要干掉谁!
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