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以音乐铭记历史,用旋律致敬和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执棒下,于上海交响音乐厅隆重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主题音乐会。这场汇聚中外经典作品的演出,以音乐为桥梁连接历史与现实,以艺术的力量传递对和平的深切祈愿,吸引了千余名观众到场聆听,并通过直播平台触达全国观众。
经典曲目重现历史回响,多元表达引发情感共鸣
音乐会以吕其明的《红旗颂》拉开序幕。这部创作于1965年的交响诗,以激昂的旋律描绘了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壮丽场景。在余隆的指挥下,上海交响乐团以饱满的情感诠释了乐曲中蕴含的民族自豪感,弦乐的层层递进与铜管的辉煌共鸣,将观众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随后上演的《黄河大合唱》选段《黄河颂》,由男高音歌唱家以浑厚的嗓音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起抗争的坚韧精神,乐团与合唱团的默契配合,使作品呈现出史诗般的磅礴气势。
展开剩余59%下半场,乐团将视角转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记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二乐章成为全场焦点。这部创作于列宁格勒围城战期间的杰作,以阴郁的旋律和紧张的节奏刻画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余隆通过精准的节奏把控,将乐章中暗藏的危机感与抗争意志层层递进,木管乐器的凄厉独奏与弦乐的震颤和声交织,仿佛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向这部不朽的音乐史诗致敬。
余隆:音乐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音乐从不是孤立的艺术,它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记忆。”演出前接受采访时,余隆表示,“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选择这些作品,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和平的呼唤。无论是《红旗颂》的昂扬、《黄河颂》的悲壮,还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深沉,都在提醒我们:战争的伤痛不应被遗忘,和平的珍贵需要共同守护。”他特别提到,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始终肩负着用音乐传递文化使命的责任,“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在铭记历史、凝聚共识中的独特价值。”
观众:以艺术之名,致敬英雄与和平
演出结束后,观众王女士难掩激动:“当《黄河颂》的旋律响起时,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音乐比语言更有力量,它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90后观众李先生则表示:“肖斯塔科维奇的乐章让我震撼,原来音乐可以如此直接地表达对战争的控诉。这样的演出应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
据悉,本场音乐会实况录像将于近期通过多家媒体平台播出,上海交响乐团还将推出“抗战主题音乐作品线上展播”系列活动,持续扩大纪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胜利的致敬,更是一曲献给未来的和平之歌。
发布于:河北省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